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以及《经济地理》《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域研究与开发》《Regional Studies, Regional Science》《Computational Urban Science》等期刊编辑部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徐彩瑶副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严露和陈楠一同参会。

在分论坛上,徐彩瑶副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山区林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的专题报告,探讨了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山区林业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效应。硕士研究生严露围绕“国有林场建设促进林业生态产品价值”主题作专题报告,梳理了国有林场建设促进林业生态产品价值攀升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硕士研究生陈楠围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与生态产业化发展”主题作了专题报告,研究系统评估该政策对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



本次会议设置了25个分论坛,徐彩瑶副教授等作为召集人主持了分论坛“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生态产业韧性跃迁”并作小结。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分论坛,20余位专家、博士后和研究生先后作了专题报告。与会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业提升韧性、实现价值与优化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创新路径,形成了兼具理论前沿性与实践指导性的系列观点,为服务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