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召开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主持。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荣誉首席专家、中共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顾益康,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教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副主任委员邵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农经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黄季焜教授,北京农学院北农领军人才刘璨研究员,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委员赵兴泉,浙江省社科联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浙江省社科联顾问邵清等特邀专家出席研讨。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杨圆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沈月琴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张俊飚教授等2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执行院长潘伟光汇报了研究院在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科教融汇等方面年度建设进展,并对标研究院五年规划,介绍了2026年重点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对研究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围绕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三大战略建议:
一是立足浙江实践,强化智库发展特色。强调界定智库自身的角色定位,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凝练特色研究方向,立足浙江“三农”改革经验,聚焦“千万工程”等本土实践,从理论高度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推广的全国性模式。同时,避免同质化竞争,突出数据库建设、乡村经营等特色领域,确保研究成果精准对接国家与地方发展大局,切实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资源高效协同。建议通过优化团队结构、强化跨学科合作、引入外部优质资源等方式,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资源调配,打通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渠道,推动教学、智库与科研深度融合,以此推动研究院在乡村振兴领域的集成创新与全面发展。
三是拓宽传播渠道,构建多元影响力格局。鼓励研究院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利用自身在乡村振兴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与成功案例,策划、推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产品与服务。通过国际期刊、媒体渠道、民主党派建言等途径,扩大社会和国际影响力;同时,注重资政成果的转化与传播,提升智库在政府决策与社会引导中的话语权,不断巩固和扩大研究院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此次学术委员会扩大会议的成功召开,为研究院在“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凝聚了发展共识,强化了研究院作为乡村振兴领域重要智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后续整合力量、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