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辽宁省清原县红透山镇栏木桥村的崔楠出门种地,手机欠费了,一个电话打到村里的农行“惠农通”服务点,服务点就帮着交了50元钱的话费,真是省时又省力。“惠农通”已成为清原县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2011年以来,清原农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三农”的新途径,确立以“惠农通”工程建设为载体,推动服务“三农”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全县所有“惠农通”服务点全部配备电脑、智付通,能提供即时转账结算、小额取款、代缴费、网上银行等服务。免费为农户提供理财服务,帮助农民财富增值,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困扰农民金融服务的难题。
农行清原县支行行长赵勇说:“服务‘三农’绝不局限于信贷投放多少,更重要的是,通过农行服务‘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和国家制定的惠农政策所带来的实惠。把金融产品带到农村,真正实现金融下乡。”
“惠农通”铺就农村金融服务路
“以前都得上南杂木(新宾县的一个镇)交手机费,一个来回就是20元,冬天道还不好走。但是交电费就得到离家更远的红透山镇了,打车一个来回得40元,花时间不说,还得搭上人工。现在什么时候都能办,村民们真是受益。”清原县红透山镇栏木桥村刘文娟等村民争相对记者说起“惠农通”服务点的好处。
为了交50元话费搭上几十元的交通费,这在城里人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清原县农村以前就是这样。清原县是个山区县,农民居住分散,一般到最近的乡镇都在十几公里开外,距县城至少有50公里。农村基层金融服务的缺失,让农民跑出几十里地找银行过去是常事。
红透山镇栏木桥村“惠农通”服务点的王广全打开他的交费记录本,记者看到今年3月份发生交易160笔,交易额13177元。王广全告诉记者:“代办点是去年12月末建的,县农行给配备了一台智付通、一台复印机、一台点钞机。农民不用出村就能办理农行的金融业务。”
猴石村“惠农通”服务点林素琴告诉记者:“村里的崔小丽对象在北京,前些日子她去北京,在那边晚上手机交不了话费,她把电话打给我让我帮她代交了话费。”记者问她怕麻烦吗,林素琴说:“麻烦是有,但为老百姓服务,挺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