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上午,全省农民培训工作现场会暨“浙江农民大学”授牌仪式在我校东湖校区图书馆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首个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的省级农民大学正式成立。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副省长黄旭明主持。
省农办主任章文彪,杭州市委副书记王金财,省委副秘书长张才方,省政府副秘书长陈龙,我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周国模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省相关厅局负责人、来自全省11个地级市以及所有县(市、区)的有关领导和农办负责人,我校全体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学院师生参加了现场会。

上午10时,“浙江农民大学”授牌仪式举行。王辉忠、黄旭明分别代表省委、省政府进行授牌,“浙江农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章文彪、执行副校长周国模领牌。同时,大会还向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省农科院、省农函大等6个单位进行分校授牌。

王辉忠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民培训工作,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效举措。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重点,推动农民培训从数量型、普及型向质量型、提高型转变,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四化同步”,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保障。
王辉忠指出,“浙江农民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是我省转变农民培训方式的一件大事。农业现代化,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要加快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三位一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要重点培育农业合作社社长、农业龙头企业主、行业协会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入推进转移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要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导向,找准农民培训落脚点,加强就业创业信息服务,促进培训与就业创业服务无缝衔接,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王辉忠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农民培训置于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优先地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狠抓工作落实,推进农民培训工作转型升级。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为全面推进农民培训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黄旭明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把农民培训工作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实实在在地抓出成效;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认真做好农民培训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工作,研究提出支持发展、优化服务的具体措施;农林大学要做好计划制定、日常教育、教材编写、师资管理等协调工作,扎实做好高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努力推动农民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国模代表学校发言。周国模说,作为我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农林类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服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致力于培养各类新农村建设人才。“浙江农民大学”挂牌我校,进一步增强了学校为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新型职业农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周国模表示,学校将不负省委、省政府的期待,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关于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相关精神;以“浙江农民大学”成立挂牌为契机,举全校之力,联合浙江大学等6个单位,全力确保人员、经费、场地、师资等硬件条件保障,认真做好教学组织、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和师资库建设等工作,通过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等形式,扎实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全面提升我省农民综合素质,为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王金财,湖州市政协副主席、农民学院院长沈琪芳,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主任何孟辑作大会交流发言,介绍了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先进经验。
据了解,浙江现有农民3400多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近2/3。为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强化农民教育培训,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依托浙江农林大学现有的人才科研优势,整合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人教育培训资源,成立浙江农民大学。同时,按照“省级设立农民大学,市级设立农民学院,县级设立农民学校”的思路,浙江各地将继续建设市、县两级的“农民学院”和“农民学校”,为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浙江农民大学由浙江省委副书记王辉忠担任校长,副省长黄旭明担任第一副校长,省农办主任章文彪担任常务副校长、我校校长周国模担任执行副校长,并分别在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单位设立6个分校区。
浙江农民大学将以非学历教育为主,适时适当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大力培养我省农村实用人才、各个领域创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