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经济学家
【作者】 吕晓兰; 姚先国;
【Author】 Lv Xiaolan1,2,Yao Xianguo3(1.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27; 2.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 3.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27)
【机构】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使用2008年执行的CHIP数据的城市移民部分,考察了不同类型职业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职业流动具有不同的收入效应;相同的职业流动行为,收入效应的性别差异显著。工作原因、家庭原因两类主动流动均显著提高了男性农民工的后续收入水平;虽然女性农民工具有更高的工作原因主动流动倾向,但其从中获得的收入回报明显弱于男性,家庭原因主动流动反而降低了其后续收入水平;单位原因被动流动显著降低了男性农民工的后续收入水平,但对女性农民工影响不显著。从在职搜寻工作行为视角考察农民工职业流动动机,同样发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为实现农民工适度流动和稳定就业,除重视其共同诉求外,也不能忽视其性别差异的异质性因素。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流动; 收入效应; 在职搜寻; 性别差异;
【文内图片】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城乡劳动力市场整合机理与实现机制研究”(70933001);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资助项目“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06JZD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