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芳芳 黄东 朱俊峰 武拉平
【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节约资源、增加粮食供给的重要手段,但是,已有研究对粮食田间收获环节的损失问题关注不足。对此,本文基于全国16个省份1135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地区小麦收获损失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全国小麦平均收获损失率为4.715%,但不同省份之间损失率差异较大。其中,陕西、青海和新疆等西部省份的损失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中国小麦收获损失较高。50.57%的农户小麦收获损失率低于3%,20.79%的农户损失率在3%~5%之间,28.64%的农户损失率大于5%。第三,异常天气、虫害、赶种下茬作物以及过晚收获对小麦收获损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小麦种植面积、品种和机械收获对小麦收获损失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农户更精细的收获作业和较高的粮食损失认知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收获损失。
【关键词】小麦收获损失; 分位数回归模型; 粮食安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QT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户粮食经营行为对粮食市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273262); 2015年度粮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调查及评估技术研究——粮食收获环节损失浪费调查评估研究”(项目编号:201513004-2)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