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首席专家、副院长张俊飚教授围绕实现人口流动与乡村生态振兴的良性平衡话题在《湖北日报》发表见解。

文章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流动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也衍生出乡村环境治理难题。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持续流动,既推动了城市发展,也改变了乡村生活方式。
外出务工对环境整治认知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务工者素质、眼界及村庄认同度提升其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长期远途务工可能会弱化其对乡村生态振兴的认知水平,而村庄认同、专业培训及亲友带动则对这一倾向具有逆转作用。
培养认知和制定差异化政策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通过乡土文化传承唤醒务工者“乡愁”认同,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就近就地就业以减少疏离感,依托村庄历史记忆、治理优化及设施完善增强居民归属感。可以结合村庄区位制定差异化策略,激活务工者从“离乡建设者”向“返乡治理者”转变,实现人口流动与乡村生态振兴的良性平衡。
外出务工人群在乡村生态治理中有独特价值,破解难题需要激活主体意识与差异化施策。农村人口流动兼具经济、环境与社会属性,这就意味着政策需要统筹多元因素,以居民参与度提升与环境意识强化为抓手,推动乡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