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我院乡村产业中心方向带头人吴伟光教授、副院长尹国俊教授、院长沈月琴教授共同撰写的理论文章“创新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人才培养路径 ” 在《农民日报》发表。这是我校新文科建设的最新成果,也是研究院科教融汇的理论总结,为农林类高校新文科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指出,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强国战略实施,对“三农”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需要遵循以新农科与新文科建设理念,破除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价值引领不足、学科复合交叉不够、实践创新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真正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适配“三农”改革发展需求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文章总结分析了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30多年持续改革探索的系列创新举措。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人才培养制度新框架;二是创新育人模式,创建“三定四共”协同育人新模式;三是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四大特色”课程新矩阵;四是夯实实践载体,打响“全程浸润”实践育人新品牌;五是多跨合作,搭建“四链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
文章最后指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向“三农”发展新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浙江农林大学的探索实践表明,唯有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文农交叉融合,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林经济管理新文科人才培养之路,为推进农业强国与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