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我院方向带头人吴伟光教授主持建设的在线课程《乡村经营理论与实务》在智慧树平台上线。该课程是为适应乡村经营实践需求,依托研究院和乡村经营现代产业学院跨学科、跨部门团队优势,在前期大量实地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历时两年而完成的全国首门乡村经营类课程。
该课程聚焦“千万工程”引领下乡村经营主题,重点介绍了乡村经营的内涵与功能、历史演变、主要模式、主要方法、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未来展望等内容,并以丰富的案例再现乡村经营的典型做法与成功经验。通过课程学习,让读者弄清乡村经营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基本问题。

推荐词
本课程以乡村经营理论和实务为主线,重点介绍乡村经营的理论脉络、历史演变、基本要件和政策法规,总结分析全国乡村经营的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学习,可以较快了解和掌握乡村经营这个新生事物的本质、概念、重要意义,以及路径手段和实操方法。弄清楚“乡村经营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培育全新的乡村经营思维,掌握以市场化运作乡村的理念和手段,培育乡村经营专业人才。
课程师资

教学团队
吴伟光 研究院方向带头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导,天目特聘教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兼任浙江省公共管理学科教指委委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从事资源环境与经济学、林业碳汇经济与政策、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等领域教学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3项;出版专著4部;在《中国科学》《中国农村经济》《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主持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梁希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浙江省研究生学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14项。
刘 强 研究院乡村经营所副所长,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参与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2门,参与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参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获“智享杯”全国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1项。
刘传磊 研究院咨询部主任、特聘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资政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或省部级领导批示10余篇,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项。指导学生荣获“首届全国乡村振兴案例大赛优秀案例奖”“第四届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等。
卢泓钢 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浙江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及“千万工程”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主持浙江省社科基金2项,在《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蔡碧凡 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乡村运营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得“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原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项目获得者。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浙江休闲学会会员、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专家库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哲社规划、浙江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和浙江农林大学教改研究项目多项,发表与合作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先后开设《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旅游地理学》《旅游信息系统管理》《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等课程,主要从事乡村地理与乡村规划、都市农业与乡村文旅运营及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陈嫩华 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经管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新时代乡村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科技大学、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课校外老师,浙江省委宣传部“人文乡村建设”、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深化千万工程”“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村庄变迁研究”等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基层三农工作研究、政策制订和组织实施,发表论文263篇,荣获科技进步和农业丰收等奖项56项、优秀调研成果奖53项,获评第八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浙江省“千万工程”和美丽浙江建设突出贡献个人二等功等荣誉称号70项。2023年为广东等7个省市41个班次3200多名学员主讲“千万工程”、村庄经营等课程,参加和美乡村建设标准审定等省级专家活动15次,策划设计共富联合体等省部级项目6项。主要研究教学方向为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农村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经营、绩效管理、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等。
马 荟 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博士。拥有丰富案例竞赛经历、农村社会实地调研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社会治理。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阶段教授课程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陈伟洪 杭州市临安区文旅局四级调研员,浙江省旅游协会乡村文旅振兴分会会长,省民宿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乡村运营概念首创者和践行者,长期从事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市场营销等工作。兼任庐江县等多地乡村运营顾问。获“中国乡村运营第一人”等荣誉。乡村运营调研报告获省主要领导批示2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参考报》等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多次被央视朝闻天下、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等媒体采访和报道。
1课程背景
乡村经营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千万工程”重要战略部署的主抓手。千万工程提出20多年以来,我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资源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丰富,如何用好这些资源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地开展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出现了诸如乡村运营师、乡村CEO、乡村职业经理人等乡村经营人才。学好、用好乡村经营的基本理论、工作方法,是成为一名合格乡村经营人才的必备条件。
2课程目标
1.学习乡村经营的基础理论;
2.掌握乡村经营的基本方法;
3.熟悉乡村经营的法律法规;
4.了解乡村经营的前沿动态。
3课程设计原则
1.以经典理论深化乡村经营的科学认知;
2.以鲜活案例呈现乡村经营的多元状态;
3.以具体实践归纳乡村经营的普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