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共有1496项成果获奖。其中,著作论文奖1194项,由我院研究人员作为主要力量开展完成的《千村故事》喜获著作论文奖二等奖。


2015年3月,在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前身)专家们共同建议下,按照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时任省长李强、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副省长黄旭明重要指示,由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千村故事》项目同年4月正式启动。这是浙江省在历史文化村落物质文化遗存修复、保护和利用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挖掘、整理、记忆和传承的乡土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

本次获奖成果为《千村故事》系列丛书共10卷12册,共500多万字,由金佩华、王景新、潘伟光、吴一鸣、高君、严晓红、彭庭松、任重、王长金、周新华、王欣、洪千里、车裕斌、李琳琳、朱强、沈琪霞等30余名人文社科专家历时五年共同完成。其中,《千村故事:千村概览卷》是为1237个历史文化村落“库内村”立档,《千村故事:礼仪道德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在仁义、慈爱、孝道、勤俭、和睦、善行、清白、诚信、情谊(包括兄弟邻里情谊及民族和谐等)方面的典故。《千村故事:清廉大义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血缘家族督导其入仕子孙为官清正廉洁、热爱国家、坚守民族大义的典故。《千村故事:生态人居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经典的堪舆布局、合理的聚落结构、巧妙的排水系统、精致的建筑园林、优美自然景观及其传承、保护等方面的故事。《千村故事:劝学劝农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戒子戒规、劝学劝农、耕读传家的那人、那事、那典范,弘扬勤奋苦读、乐于农耕,崇勤倡简、勤俭持家,以及自强不息、勤勉坚韧、艰苦奋斗的乡土文化。《千村故事:名人名流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学而优则仕、则商,学而不优则耕读传家等方面名仕、名商、名师、名学、名绅等的故事,弘扬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造福乡梓的优秀文化。《千村故事:民风民俗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祭祀、婚嫁、丧葬、节庆、季节与农耕、族规乡约、邻里互助等方面的经典故事,弘扬村落民风、民俗、民习,以及村落秩序与基层治理优秀文化。《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独特的工匠技术,石雕、砖雕、木雕、竹雕竹编、绘画、书法、剪纸、刺绣、女红、戏曲、民歌、武术等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人的故事,传承乡土手艺、技术和民间艺术。《千村故事:特产特品卷》收集和编撰“库内村”著名农产品、林果蔬产品、畜产品、“老字号”手工产品和特产、名吃及其背后的故事。同时出版了《浙江历史文化村落社会经济变迁研究》等学术专著。

据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国内人文社科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奖项,代表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顶尖水平,旨在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该奖始设于1995年,每三年或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成功评选了九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