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权威学术期刊、浙大一级期刊和EI检索期刊《林业科学》2024年第5期刊发由《林业科学》期刊编委、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孔凡斌教授负责组稿的《数字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前沿与重点专栏系列论文。《林业科学》首届青年编委、我院专职研究人员徐彩瑶副教授分别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和合作作者身份撰写的《数字乡村建设对浙江省山区26县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和《浙江省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正式发表。上述论文是徐彩瑶副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1328)的阶段性成果。
01《数字乡村建设对浙江省山区26县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

在《数字乡村建设对浙江省山区26县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论文中,作者认为,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森林资源富集地区制定数字赋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量化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02《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

在《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论文中,作者认为,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数字生态融合发展推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其两者交互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03《浙江省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在《浙江省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论文中,作者认为,全面提高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成为农业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科学测度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既是衡量中国数字林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不断完善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和政策的迫切需要。研究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构成要素及其外部影响因素,明确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的融合机制,为推动中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从数字基础设置、数字业务规模、数字技术创新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规模、结构、效率三个维度构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2015-2021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莫兰指数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的发展水平、时间演变、区域差异和空间分布进行测度,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影响浙江省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