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农林大学主办,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承办,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协办。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原政协主席周国富,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原省委书记舒惠国,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张曦,浙江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赵兴泉,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邵峰,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以及协同单位负责人,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校长周国模,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政府参事顾益康等出席了成立仪式。仪式由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金佩华主持。
宣勇在致辞中向莅临“中心”成立仪式的领导、专家学者、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关心、支持学校发展、中心的成立表达诚挚谢意。他说,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服务的宗旨,积极凝炼了与“农”字相关的10大重点领域30个优先主题,成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十大跨学科研究中心、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在学术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次成立的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整合了高校、科研单位、政府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源,将在建设中国名村变迁展示馆、组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聚焦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为促进学术繁荣,服务国家“三农”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金佩华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6家单位领导同共签订了协同创新方案暨合作协议;周国模向各协同单位授牌,向协同创新中心顾问、首席专家和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周国富、舒惠国、张曦等领导相继致辞。周国富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深刻阐述了中国名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他希望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面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中国农民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爱农的情怀,将中心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知名研究机构,为促进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乡村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舒惠国指出,农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产业,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要以“中心”的成立为契机,抢抓机遇,汇聚人才,多出成果,多作贡献,将“三农”研究的论文写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做实、做透、做大研究平台。张曦指出,“中心”要高度关注国家、浙江省委和广大百姓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抓大项目、搭大平台、建大团队,做出大贡献,取得大发展,将中国名村变迁展示馆(数据库)打造成跨越省界、国界,展示中国名村变迁文化的重要窗口。
宋洪远教授、上海九星村党委书记吴恩福、浙江金华东阳花园村党委副书记金牡丹等讲话,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美好祝愿。
成立仪式后,围绕“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研究方向和研究任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建设”、“名村馆如何建设”等议题,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及名村代表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名村沉淀着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代先贤的乡村建设思想和智慧,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历史脉络、经验和教训,镌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功勋及其政策思想演变的历史印记,凝结着中国无数农民精英的时代标记和历史贡献,其研究意义重大。他们呼吁: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研究时不我待,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参与、支持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研究基地建设,促进中国“三农”现代化与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和谐发展。
来自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时报、农民日报、浙江日报等重要媒体的领导和资深记者出席了研讨会。
延伸阅读:“中国名村”是指中国历史上带有鲜明时代标记、典型区域文化符号、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著名村落,外延上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著名村落和当今著名经济强村(“明星村”)。
“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由浙江农林大学发起和牵头、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共同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由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王景新团队)、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宋洪远及农史研究室陈洁团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郑有贵团队)、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王思明团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樊志民团队)、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车裕斌团队)组成。
“中国名村变迁与农民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任务:一是协同创新基地和团队建设——通过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等渠道培养专门人才,使之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史、农村变迁史和农民发展研究的著名基地和团队;二是“中国名村变迁展示馆(含农民发展数据库)”建设,展示馆和数据库落地浙江农林大学,由名村自愿申请、协同创新中心批准采集入馆。展示和数据收集内容包括:村庄变迁的历史资料、图片音像或部分有代表性实物(或复制件);村级经济组织或企业集团年报数据,记账农户数据,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受表彰的奖章和奖品(复制件);村史村志,人物传记,历史名人文献资料等。